欢迎访问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概况 >> 教学成效
实验教学成效

一、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在常规实验之外,面向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工程等专业,开设16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70个实验项目,每年为2700多名学生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由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开展,之前无法开展的真实实验教学在虚拟教学中心得以实现,使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从2004年的19%上升到2013年的25%,预计到2016年上升到31%。
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基于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实验平台,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分析、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管理等专业课程群中,在原有103项实体实验与实践项目基础上,通过70项新增的虚拟仿真实验,增加了过去无法进行的实验内容。实现了基本原理的形象再现、创新实验可操作,使基础实验和创新实验能够根据课程需要设置,使真实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了“基础—提高—创新”三层次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了适应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提升学生信息化能力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学生对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设计与分析的常用软件,如PKPM、ANSYS、ABAQUS、Primavera、Microsoft Project等有了更直观感性的认识,基于这些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辅助设计、项目管理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想象力,促进了实践创新,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近年来,我校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基于ANSYS及ABAQUS等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各种结构模型的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制作实体模型,参加各种层次、类型的竞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结构设计竞赛


四、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中心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国家、省、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获得一批有影响力的奖项。自2008年以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6项、“基于教师科研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9项、校/院级科研创新训练项目90余项/年,达到每名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至少完成1项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在以上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利用土木工程创新实践虚拟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分析,平均单个项目进行虚拟仿真的学时在10小时以上。在全国结构设计、建筑信息模型、力学、混凝土材料设计竞赛等大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授权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每年参加“东南大学结构设计竞赛”的学生包括土木、交通、建筑、材料等专业的学生达1500人以上,在模型设计过程中,依托土木工程创新实践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模型的仿真分析,平均单个竞赛小组进行虚拟仿真的学时在10小时以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重要论文集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论坛并宣读论文。学生以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受到行业领军企业的好评;深造率保持在40%以上,校际交流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受到国内顶尖学校的青睐。
五、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上,中心近年来成果显著,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有 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2本国家级精品教材,6种(10本)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

 

opyright © 2014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