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伊始,即明确了中心的建设思路为:“共建、共享、共赢”。“共建”主要体现出中心实验平台的多种建设模式,包括与企业共建、与科研基地共建等;“共享”指中心建成后对外开放,服务社会,辐射周边中小企业、院校,实现资源、信息、建设经验和成果区域共享;“共赢”指建设后成果共享,实现社会、企业、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获益。
(1)通过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土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作为“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土木工程施工”、“工程合同管理”等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核心拓展资源,通过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图1.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平台
(2)通过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每年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举办实验教学改革、资源建设、教学管理相关会议,依托该平台,实现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放共享,特别是项目选题、运行模式等方面建设经验的开放共享。
图2. 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平台
3)通过国家级规划教材推广应用实现开放共享
中心有7门课程教材获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包括“建筑结构设计(3册)”、“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3册)”、“砌体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及“土木工程概论”,这些教材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在全国高校土建类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工程项目管理”教材截止2013年7月已再版33次,总印量达268200册。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作为这些国家级规划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随着教材的使用一并实现开放共享。
图3. 工程项目管理
(4)通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作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的牵头单位,在由25所高校系主任、院长参加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上多次受邀作专题报告,介绍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经验、项目设置、运行模式等,受到一致好评。
5)通过对口支援学校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兰州理工大学、重庆三峡学院及西藏民族学院等西部高校,通过接收受援高校教师到中心挂职、进修,中心教师到对口支援院校授课、讲座等形式。将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与对口支援院校开放共享。
图4. 对口支援学校合作平台
(6)通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举办教学研讨会及教师培训会等实现资源开放共享
中心通过近几年发表的教改论文、教学研讨会专题报告及举办专门的教师培训会,介绍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经验、运行模式、创新特色等。同时先后接待了国内八十余所高校、以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二十余所高校的教学建设交流、访问,建设成果在国内外得到推广。
(7)校内开放共享
学校定期组织校内各实验中心之间相互研讨、交流,实现建设经验、运行模式等方面的经验推广。
(8)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开放共享
中心现有合作企业20余家,很多都是国内土木行业的领军企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一方面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也为企业新进员工的培训等提供了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