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概况
>> 建设思路
建设思路
(1)中心结合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构建面向土木工程专业的立体化、多层次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依托东南大学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系统,给学生提供理论认知与动手实践的实验环境,全面提高实验效果,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虚拟仿真课程实验及综合训练项目跨越不同难度层次(由基本概念提高到研究创新等),覆盖不同知识内涵(包括建筑、结构、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不同实现方式(包括认知感受、动手操作、创意设计、系统实现等)。
(2)中心紧密依靠科研基地,实现科研项目向教学内容转化,构建高新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依托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高校重点实验室等一大批重点科研基地,积极将科研团队的研究项目向教学内容转化,开发形成一系列虚实结合的综合工程训练项目,将设计、虚拟和仿真融于一体,让学生能够基于虚拟实验平台完成设计、施工等综合实验实践环节,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为高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近5年来,中心成为学生课外研学、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3)中心紧密联合合作企业,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转化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构建面向实际工程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依托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台湾润泰集团、中铁大桥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万科集团、中南集团等国内土木行业领军企业,中心与其合作,将它们所完成的如港珠澳跨海大桥、沪通长江大桥、深圳大运会主体育馆等大量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转化为一系列面向工程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让学生能过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去体验、经历、完成重大工程的各个重要环节,亲身体会工程实践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中心充分利用学校实践教学基础,构建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中心在优化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同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了由包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引领的专职教学团队,并引入企业教师队伍,确保专业教学和实验指导顺利开展,校内师资与企业人员相互配合,内引外联,专兼结合,注重将专业科研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的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在管理运行方面,建立了时间、空间、内容“三维”开放的机制,以满足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依托东南大学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示范性教学实验平台。
(5)中心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化基础,构建共享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实验项目供选择,资源共享,打破了专业实验的限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具有层次化、系列化、模块化的特点,实验体系连贯性强,可以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这些教学和实践项目让“课堂成为实验室”、“课外成为施工现场”,对土建类专业学生加深学科知识理解,亲自操作完成复杂性高、专业性强、危险性高的专业技能提供了直观、数字化、沉浸感的训练平台。每年为全校土建类专业2700余名学生共享。使得教学与实践得到更紧密的结合,对加速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专业研究人员将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中心进一步优化软件、压缩客户端、降低缓存,有效地整合和优化全校的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一批可共享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和层次,为更好地实现网络化实验资源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实现更广泛的、跨时间、跨区域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