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概况 >>建设思路
建设思路

 

(1)中心由学校统一规划部署,构建面向全校机电专业类的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东南大学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主要面向机电类工程专业,构建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系统,给学生提供理论认知与动手实践的实验环境,全面提高实验效果,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12个机电类学科专业,涉及到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与信息、电力电子、虚拟仪器与远程测控等专业领域,整个实验体系贯穿基础理论教学、专业技术仿真实验教学以及综合工程项目设计与系统仿真等环节。
(2)中心结合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构建面向全校机电专业类的立体化、多层次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统一布局、多学科交叉、分层次、有重点,以可满足对学生基础理论的认知、专业技术的掌握和实际设计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的要求。在基础理论课程授课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手段实现原理和技术的直观呈现,提高专业授课直观性和新颖性;在专业课程及实践中,虚拟仿真教学充分利用各类先进的仿真和开发平台,体现虚拟仿真的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在综合设计和创新平台方面,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开发综合性强、创新性强、复杂度高的实验项目和举办各项创新竞赛,为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虚拟仿真课程实验及综合训练项目跨越不同难度层次(由基本概念提高到研究创新等),覆盖不同知识内涵(包括机、电、信息、自动控制、仪器等学科的知识),体现不同实现方式(包括认知感受、动手操作、创意设计、系统实现等)。
(3)中心紧密依靠科研基地,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构建高新技术实验平台。
    依托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远程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大批重点科研基地,积极将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开发形成大型火电厂仿真培训系统、智能电网运行分析仿真系统、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测控系统、多工业机器人的协作控制仿真等一系列虚实结合的综合工程训练设计项目,将设计、虚拟和仿真融于一体,让学生能够基于虚拟实验平台完成设计、验证、操作、测量、控制等综合实验实践环节,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为高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近5年来,中心成为学生课外研学、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指导学生参加国际机器人Robocup、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获奖100多项。中心既是机电了专业实验教学和综合工程训练的基地,也是实现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和对外技术服务方面应用和成果转化平台。中心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综合虚拟仿真系统服务于高校学生培养和企业专业人才培训,为全国包括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学院、郑州大学等众多高校和以及江苏省徐塘发电有限公司、山西安平发电有限公司、福建福州发电有限公司等二十多个行业企业所使用,起到了良好示范辐射作用。
(4)中心充分利用学校实践教学基础,构建示范性教学实验平台。
    中心在优化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同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了由包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引领的专职教学团队,并引入企业教师队伍,确保专业教学和实验指导顺利开展,校内师资与企业人员相互配合,内引外联,专兼结合,注重将专业科研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的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在管理运行方面,建立了时间、空间、内容“三维”开放的机制,以满足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力争与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东南大学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齐头并进,构建示范性教学实验平台。
(5)中心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化基础,构建共享性实验平台。
    虚拟实验中心为机电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实验项目供选择,资源共享,打破了专业实验的限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具有层次化、系列化、模块化的特点,实验体系连贯性强,可以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这些教学和实践项目让“课堂成为实验室”、“课外成为车间工厂”,对工科专业类学生加深学科知识理解,亲自操作完成复杂性高、专业性强、危险性高的专业设计与工程设计技能提供了直观、数字化、沉浸感的训练平台。每年为全校机电类专业近4000名学生共享。使得教学与实践得到更紧密的结合,对加速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专业研究员将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中心进一步优化软件、压缩客户端、降低缓存,有效地整合和优化全校的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一批可共享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和层次,为更好地实现网络化实验资源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实现更广泛的、跨时间、跨区域的共享。

 

 

东南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