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信息与电子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南大学)年度报告(2019年1月—2019年12月)

 

发布日期:2019-12-30  浏览次数:503

附件:


批准立项年份

2012

通过验收年份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19年1月——2019年12月)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信息与电子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南大学)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张在琛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张树林/13301581700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slzhang@seu.edu.cn

所在学校名称:东南大学

所在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柳青/13813851508



2019年12月25日填报



第一部分年度报告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信息与电子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南大学)(以下简称“实验中心”),是横跨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国家一级学科,面向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承担相关专业本科生在电子信息类方面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中心建设的基本思想,是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科研优势,充分发挥两个学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环境优势,贯彻东南大学“通识与专业、人文与科学、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四个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秉承“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的育人传统,以全面提高学生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以加大教学投入和加强质量管理为保障,全面推进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现“卓越化、国际化和研究型”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建设一个融多个学科知识的跨学科领域的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为国家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信息与电子领域一流人才。

实验中心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00多名本科生服务,建有近30多个硬件实验平台和软件实验平台,以及信息化实验教学网络,开设实验课程40多门,设有实验项目近500个,其中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近300个。每年有近1000名本科生到实验中心开展教学实验,年实验机时数超过8万人机时,有近100组学生到实验中心开展课外研学实践,20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近400名学生到实验中心完成毕业设计。实验中心不仅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及测量仪器,还提供实践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实验中心的实验条件自主进行各类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实验设备得以充分利用。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实验中心的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获得了显著成效。

在实验中心的支持下,2019年本科生创新创业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成果丰硕。2019年本科生SRTP新立项158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19项,校级94项,院级25项;共结题156项不同级别的SRTP项目,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11项,校级93项,院级30项,自主研学12项;其中“基于PocketLab的元器件参数测试仪”和“基于概率网络的复杂系统实现研究”国家级项目结题获得校级优秀;本年度中心组织各级优秀的SRTP项目制作成果展板,参加学校第十四届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47组;2019年中心承办了大学生学术报告会(信息、电子、计软分会场),并组织10组优秀论文作者作大会报告。

2019年全国“挑战杯”中,中心金石老师指导的“人工智能辅助的OFDM无线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项目入围国赛。备赛期间,校党委书记左惟、校长张广军、校党委副书记郑家茂等学校领导都亲自前来慰问参赛师生,见图1-1和图1-2。中心领导也十分地重视,从各方面全力支持本次比赛。这不仅是一个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更是学生们成长和完善不可多得的经历。


图1-1中心本科生参加全国挑战杯获奖图


图1-2学校领导慰问参赛学生

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学院本科生项目“基于参量阵隐蔽声的防录音窃听设备”获得全国一等奖;2019年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信息学院本科生参加的“磐优科技-自主研发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的开创者”项目获得大赛冠军、“智筑影像——AI+建筑视频引领者”获得一等奖、“智芯中国芯——全球首个E波段实现5G回传网络“无线回传”的成熟解决方案”项目获得二等奖;

此外,中心教师还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类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奖项(人次)如下:专业类相关竞赛国际级特等奖2项,国家级特等奖3人次,一等奖12人次,二等奖17人次,省级一等奖22人次,省级二等奖8人次。2019年度中心指导学生参加其他各类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情况如下:

表1-1 2019年中心指导学生竞赛获奖统计表

序号

竞赛名称

年度

奖项

学生姓名

1

2019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2019

国际级特等奖

蒋明俊等

2

2019年全国大学英语竞赛(NECCS

2019

国家级特等奖

王天欣等

3

2019 IEEE CASS学生设计竞赛

2019

国际级一等奖

冀贞昊等

4

ASC19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

2019

国际级二等奖

杨蕊等

5

2019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2019

国家级一等奖

洪兆金等

6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

2019

国家级一等奖

孙诗蕾等

7

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2019

国家级一等奖

李响等

8

2019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2019

国家级一等奖

郑鹏翔等

9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

2019

国家级一等奖

钱宇等

10

第十三届恩智浦杯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

2019

国家级一等奖

谢昂等

11

2019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

2019

国家级二等奖

赵颖渊等

12

2019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2019

国家级三等奖

方子彦等

13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

2019

国家级三等奖

周子焱等

14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

2019

国家级三等奖

顾艺等

15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六届高等数学竞赛

2019

省部级一等奖

刘嘉程等

16

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2019

省部级一等奖

孙玉泰等

17

第三届卓越联盟高校大学生数学竞赛

2019

省部级一等奖

张新晨等

18

第四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2019

省部级二等奖

王宣成等

19

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2019

省部级优秀奖

刘羽昭等

20

第十五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

2019

省部级优秀奖

李想等

中心不仅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2019年,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显著提升。本科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本科生时宇博和张津铭得日本早稻田大学ISIPS 2019国际会议Excellent Paper Award;4名本科生获得第13届ASICON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

2019年,中心参赛学生规模较大的是“电子设计竞赛”。从2019年3月到2019年9月,学生从校赛、省赛的层层选拔,从集中封闭的综合练习及国赛复测,经过暑假集中培训和高强度的模拟竞赛练习等多个环节,参赛学生的积极性及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次期间,学生不仅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也通过竞赛,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品质。参赛期间,中心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举办了电子设计竞赛宣讲会,介绍从校赛选拔到国赛的完整过程,并邀请往届参赛的学长进行经验分享,解答同学们的各种疑问。实验中心所属本科生报名参加校赛的队伍数为108支队(324人),共有29支队在校赛获奖。通过自愿报名和选拔,最终有28支队伍获得了国赛培训资格。经过1周的理论培训和4轮的模拟实训,他们参加了2019年8月7日至10日四天三夜的竞赛,最后获得获得国家一等奖14人,国家二等奖9人,获得省级一等奖21人,获得省级二等奖30人。


图1-3中心本科生准备电子设计竞赛过程图


图1-4 中心本科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图


二、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导向教育和持续改进要求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结合新时代教育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评价反馈机制、教学理念方法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等核心问题,不断改革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9年实验中心主持推进的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新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6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项目4项,东南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项目10项,详见表2-1;新立项国家级重点建设教材1部,新立项省级重点建设教材1部, 见表2-2;新出版其他专业类相关教材4部,见表2-3。本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结题1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项目结题7项;中心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交流会议,2019年共参加全国性的教学会议20多人次,作主题或专题报告8人次。发表教学教改论文3篇。

表2-1 教改项目立项统计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1

王志功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电工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构建

2

孟桥

面向新工科专业知识体系的电子电气类在线开放课程群及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1

刘郁蓉

物联网通信技术(英文课程)

2

俞菲

物联网微操作系统(LiteOS)(英文课程)

3

宋铁成

5G无线技术及部署

4

王霄峻

5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5

张源

5G网络云化技术及应用

6

赵新胜

5G承载网技术及部署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项目4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1

张在琛

信息工程一流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孙伟锋

基于新工科理念下一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研究-以东南大学为例

3

吴俊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4

孙立涛

新时代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结题1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1

戚晨皓

张在琛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项目10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1

王蓉

实践导学、理论强基、线上线下混合四位一体研究型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2

李文渊

数字电路与系统(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教学资源库和试题库建设与应用

3

胡庆生

集成电路后端设计教学实践方法探索

4

张在琛

信息电子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5

赵安明

基于学生学业管理系统的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和反馈的研究和应用

6

戚晨皓

基于问题研讨和科研实践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7

钱钦松

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信号与系统教学研究

8

杨兰兰

《计算电子物理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

9

沈长圣

微波真空电子器件应用课程与国家级核心科技平台无缝合作探索

10

朱利

小组合作式教学中分组策略的研究

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项目结题7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1

张在琛

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评估

2

戚晨皓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研究

3

张彦

下一代无线通信中天线技术课程研讨型教学改革与实践

4

汤勇明

微电子学院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探索与教学实践

5

周再发

充分融合虚拟仿真技术的微纳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6

万能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习概论(研讨)》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7

张志强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半导体物理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表2-2新教材立项统计

教材名称

姓名

获批项目

专用集成电路

朱恩

2019年省重点教材立项

通信原理

宋铁成

刘郁蓉

2019年国家级教材立项

表2-3 教材出版统计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数字水印与信息隐藏

张毅锋

科学出版社

201912

电子学系统方法

李文渊等译

国外电子电气

20198

大规模MIMO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

金石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7

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

王霄峻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2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实验中心拥有一批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并能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真正做到科研反哺教学。2019年,实验中心教师参与科研项目20项,总计科研经费高达6000多万元;发表国外高质量科研论文39篇,申请发明专利56项;详细信息见第二部分示范中心数据。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实验中心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师德师风良好、教学和学术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验中心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中心共有教师45人(兼职教师4人),其中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11人。中心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历25人。实验中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充分接触企业运作模式,实验中心专门聘请4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或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只较为稳固的兼职教师队伍。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实验中心高度重视实验队伍建设,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和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鼓励科研线教师和实验线教师的深入交流,提高实验室教师的业务水平,增设更多的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项目,同时提高设计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在整个实验项目中的比例,使实验教学水平能够更快得以提高。实验中心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和教学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项专业相关竞赛活动,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不断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举措,必然带来丰硕的各项成果。2019年,孙伟锋老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8位教师之一。此外,由中心教师牵头成果申报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9年,实验中心教师继续研发仪器设备3种,出版专业类相关教材4部,获批教改项目14项,参加教学会议20人次,做主题/专题报告8人次。教师参加各类授课竞赛获奖13人次,其中孙连友老师参加了2019年的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得本科组二等奖;赵鑫泰老师获得“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二等奖”,汤文轩老师获得“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三等奖”,还有10位老师分别获得东南大学第26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在实验教学层面,中心教师赵力教授自制了语音处理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能够进行语音信号采集、FFT、语谱图、基音周期分析、共振峰检测、清音/浊音检测实验等基本语音信号处理实验,还可以进行语音编码、声纹锁、语言识别、语种辨识实验、语音情感识别实验、声源定位实验等高级实验,平台为学生创新实践起着极大地辅助作用。该平台可实现的实验内容丰富,除了基本语音实验,还能开展诸如语音识别、语音情况分析等高级实验,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代码能够帮助学生教学创新实践。目前已在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推广使用。

苗澎老师自制了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能够进行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基本功能,可完成锁相环频率调制、锁相环调频解调、乘积移相调频解调、大信号包络检波、同步检波与解调、吉尔伯特混频功能、双边带/标准调幅波调制与解调、锁相环实、调谐选频放大器实验。平台为学生在通信电路的基本原理实践起着极大的辅助作用。使用该平台后,使得实验内容丰富,除了基本通信电路实验,还能开展接收机、发射机构成通信系统,能够为学生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工作原理、教学创新实践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已在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推广使用。具体可见第二部分“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情况”的内容。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2019年示范中心建设了“远程虚实一体实验平台”,该平台可以完成《系统实验(通信方向)》的实验课上的所有实验。学生既可以在实验室开展现场实验,也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实验,从而非常有效解决了实验场地不足与学生实验时间冲突的矛盾,学生能在远端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实验,以及其他的创新实践。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管理平台随时远程监视学生实验过程,观测学生实验结果,辅导学生实验,同步解答学生实验疑问。远程虚实一体实验平台运行的示意图可详见图4-1。

远程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极为逼真的实验场景,学生可以在客户端进行实验电路连接、调整数控器件、配置电路参数、选择测试点、操作测量仪器(信号源、示波器、频谱仪等)进行实时信号测试,也可以远程下载二次开发算法,为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了极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该平台还可以向《信号处理》、《数字通信》、《无线通信系统》、《射频电路设计》、《软件无线电》、《虚拟仪器技术》等课程进行拓展。

图4-1远程虚实一体实验平台运行示意图

中心的俞菲老师针对《物联网技术》教学实践,与华为公司合作设计开发了OceanConnect平台,包含OceanConnect平台的使用和开发、NB-IoT的入网与配置以及 Huawei LiteOS 操作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端到端的物联网实验。 该平台目前可用于5个中心的实验,包括如下:1)华为OceanConnect平台开发实验,通过OceanConnect平台的学习开发Profile文件与对应的编解码插件,并通过模拟设备数据上报,帮助读者熟悉OceanConnect的业务操作流程;2)为NB-IoT模组模拟上报传感器数据实验,通过串口与模组进行数据上报,了解NB 模组与平台之间的通信流程;3)为智慧农业项目开发实验,实现传感器数据上报与命令接收、响应,掌握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物联网端到端的互通;4)为智慧农业项目利用2G、WiFi的通信方式实现传感器数据上报与命令接收、响应,加入烟感传感器,掌握物联网中的无线通信过程;5)为智慧物流项目开发实验,实现传感器数据上报与命令接收、响应,掌握物联网系统开发。

实验环境组网说明:本实验每套实验环境包括OceanConnect平台,开发板小熊派1个,NB-IoT模组1个, WiFi模组1个,2G模组1个,爱联模组1个,SIM卡一张,智慧农业扩展板1个,智慧烟感扩展板1个,智慧物流扩展个。每套实验环境适用于4~12名学员同时上机操作,见图4-2。


图4-2 OceanConnect 平台实验拓扑图

(二)信息化平台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实验中心面向学院师生实行开放式管理制度。开放性首先是对学生的开放,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包括:学生实验课程、课外研学实验、创新实践、电子设计竞赛、学生自主实验等,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实验平台、测量设备、实验培训、实验指导、维护保障等服务。同时实验中心也对教师开放,为教师提供实验教学资源,供教师开设实验课程使用,并通过设立实验室教学改革项目鼓励教师开设新的实验课程和研发新的实验设备。

本中心2019年度开放使用的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2个,分别是“信息学院实验课教学管理平台”和“实验中心设备图书馆管理系统”。


图4-3信息学院实验课教学管理平台



图4-4实验中心设备图书馆管理系统

实验课教学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在线添加新的课程: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课程简单介绍,以及课程老师的相关信息。2)在线添加新的课时:在每一门新添加的课程中,还可以添加每一项新的课时,包含对该课时的简要介绍,课时顺序,重新编辑课程等功能。3)课程签到:新添加的每一节课时,包含课程二维码,学生通过微信扫码进行签到,代替原有点名模式。4)作业的提交与批改:新的课时还可以包含作业模板,学生通过下载作业模板,对该课时作业进行书写,然后通过该系统提交作业,课程老师通过下载学生作业进行批改,给出成绩及评语。5)统一管理:对所有学生统一管理,包括签到管理,作业管理,成绩管理,都可以通过后台相关功能进行查找,便于老师对全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教学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可见图4-5。


图4-5 教学管理平台功能模块图

设备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学生通过手机对设备图书馆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进入登录界面。进入设备图书馆以后,对所要借取的设备进行搜索,搜索到的设备会显示设备实物设备数量,以及设备相关信息。学生对所需借用设备点击申请借用即可;学生还可以查询申请记录,随时观察设备申请是否通过,如果通过,即可去信息学院实验中心找相应负责人领取设备。教师端主要功能是:控制后台整体界面,学生在线申请设备以后,教师在待办事项中会收到借用设备申请,教师查阅相关信息,对符合设备申请要求的进行批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进行简要回复。学生借用设备后,教师在后台添加借用记录,在学生归还设备后也要进行记录,包括借用设备名称,数量,申请日期,归还日期,借用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教师要及时查阅实验中心设备信息,从而实时更新设备图书馆的设备内容信息,包括设备名,设备品牌,设备型号,编号,总数,库存等。

表4-1 实验课教学管理平台2019年度使用统计表

课程管理

签到管理/

作业管理/

成绩管理/

教学事故/

《系统实验(信息组)》

575

345

115

0

《系统实验(通信组)》

472

236

118

0

《微机实验》

96

144

48

0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Ⅱ》

392

196

196

0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324

108

108

0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2019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心承办的教学研讨会—高校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参会高校90多所,参会教师220多人;中心还承办大型竞赛第六届东南大学卓越大赛,本次大赛得到了爱立信南京、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国睿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国基南方集团有限公司、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扩大了中心的影响力,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信息与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走在全国同类专业的前列,相关兄弟院校积极来我中心开展交流合作,分享实验中心建设的经验心得,2019年,北京交通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学院来实验中心进行了实验教学交流,在教学内容、实验平台建设、师资培养和教学成果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心得。

同时,实验中心重视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的提升授课质量。2019年,实验中心多次参加校企联合课程建设研讨会,其中与亚马逊AWS合作共建了卓工课程《云计算概论(卓工)》;同时与亚马逊AWS合作在东南大学设立“云创学院”,涉及创新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合作、师资培训、教学平台创新、学生俱乐部等;此外,2019年,中心还建成东南大学-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基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校企联合实践基地;东南大学-中兴通讯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计划实践基地建设获批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二)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视察示范中心的图片及说明等。

(三)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1)成功举办冬令营,辐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势。

2019 年1 月25 日—31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东南大学团委、教务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联合中兴通讯公司共同承办的2018—2019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东南大学—5G 智能驾驶创新应用”大学生万人计划学术冬令营活动。来自江苏省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通大学等在内的17 所高等院校的110 名本科生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度过了令人难忘的冬令营活动。营员了解前沿科技知识、感悟科学精神力量,还结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立志勇登科技高峰,为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愿想而努力奋斗。冬令营盛况可见图5-1。


图5-1 冬令营举办过程图

冬令营邀请了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尤肖虎主任、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杨绿溪教授、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金石教授、东南大学丘成桐数据科学与智能科技中心负责人王桥教授以及东南大学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张川副教授等名家大师为营员们作“科技前沿中的东大”精彩的主题报告:尤肖虎教授从5G的背景入手,从浅入深,将5G基础技术、主要的过程、发展趋势以及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娓娓道来,同时对6G进行展望,并期待冬令营学员“励志于科研,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杨绿溪教授介绍神经网络理论、结构与应用。王桥教授带来的《大数据分析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主题报告。张川副教授用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使在场营员认识到,应该有更大地胸怀和视野,放眼宇宙的通信。中兴通讯副总裁陆平向营员们讲解了当下5G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冬令营还安排营员参观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研究所的两大园区。先后在企业网络OpenLab展馆聆听专家讲解了华为CloudCampus下的10GWiFi创新业务、意图驱动的智简园区、企业互联,8K高清视频的传输等先进技术与解决方案。

除了前沿技术学术报告,参观与体验活动等,冬令营还为营员提供实践环节——无人智能车的安装,程序开发与调试,智能车PK赛等。由东南大学教务处领导、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与中兴科技的高级工程师组成联合实践指导团队,校企教师分别发挥各自优势,启发学员的创新设计,耐心指导学员程序开发,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2)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2019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启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以下简称“双百计划”)。目的要做到“两个聚焦”,一是聚焦企业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二是聚焦高校服务企业技术攻关、人员培训和成果转化。

5-2 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展板

“双百计划”是高等教育学会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自该计划启动以来,受到了相关高校和企业的广泛关注。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编制提交了“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申报书”,将学院和中心多年来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上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整理提交。

经过典型案例展示推选会客观、公平、公正的遴选后,“东南大学-中兴通讯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计划”被遴选为实践基地类具有创新性、代表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此次入选典型案例是对东南大学信息学院以及实验中心校企合作工作成绩的极大肯定,将有效促进我校与企业及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探索和践行协同育人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从而不断提升我校产教融合发展水平。本案例还参加了2019年11月1-3日在南京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9·秋)对推选出的案例的集中展示、路演。

(3)连续六年主办东南大学卓越大赛。

从2009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东南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了推动卓越人才培养,进一步激发我校广大师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充分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使同学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展示自我,特举办卓越大赛。


图5-3 卓越大赛决赛现场图

2019年11月10日—12月12日,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实验中心承办了第六届东南大学卓越大赛,本届大赛从初赛、笔试、复试、到最终决赛持续一月有余,卓越大赛初赛中,来自全校100余支队伍,近400名参赛选手激烈角逐,经过笔试面试的比拼,六支队伍脱颖而出,在最终的决赛之夜一展他们的风采。本次决赛分为必答题环节、抢答题环节以及论述题环节。必答题环节的题目涉及多个领域,知识面覆盖广,选择也不定项。尽管如此,选手们依旧自信的举起手中的答案牌。抢答题环节时,选手们高度集中,紧握抢答器,大脑高速运转。“抢答成功”不停的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下面的观众也是凝神屏气,喝彩助威,仿佛身临其境。到了作答论述题的部分,选手们把控论述的节奏,侃侃而谈,尽显大将之风。论述内容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既体现学术的严谨性,又加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引人入胜,拍案叫绝。还有情景剧的出现,更是为本次大赛徒增几分趣味。决赛现场可见图5-3。

本次卓越大赛还得到了爱立信南京、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国睿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国基南方集团有限公司、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大力支持。

(4)承办第三届“芯原杯”电路设计大赛

2019年5月10日—5月13日,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实验中心承办了第三届“芯原杯”电路设计大赛。本次电路设计大赛基于GlobalFoundries 22纳米FD-SOI先进工艺制程,以模拟及射频电路设计方向为命题的电路设计大赛,共吸引了东南大学各校区39组117名同学组队参加。

同学们经过两天的理论与上机培训课,参与了5月15日全天封闭竞赛。从参与竞赛的同学中,挑选了12组同学进行竞赛答辩。最终有6支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信息电子大楼尚处于建设当中,实验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依然集中在实验室较为分散,实验场地不能满足学生的创新实践需求矛盾突出。这点,相信在信息电子大楼交付使用后会有所缓解。

2.在虚拟平台等大型实验平台相关的教改项目的组织申报上,还需要取得新的突破。中心将进一步整合资源,联合企业力量,依托教师的实验课程和中心的实验资源,打造系列实验课程教改。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东南大学对实验中心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信息电子大楼还处于规划中的情况下,特批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二楼作为实验中心的建设场地,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 2019年度东南大学支持信息电子实验中心实验平台建设经费216万元,用于实验室采购仪器设备等相关支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也相继出台一系列管理文件,如《东南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东南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东南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确保实验中心规范、安全、有效、健康发展。



八、下一年发展思路

1、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贯穿性建设

在“新工科”背景下,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对现有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删除重复性内容和老旧内容,以学生应对复杂工程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创新思维培养为目标,重新规划实践类教学内容,深层次开展与企业合作,引入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并增加综合设计类实验课程,划分课内实验、课外研学、开放创新实验、创新创业教育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教师把前沿科技内容孵化为实验实训项目,让学生从实践中更深层次理解前沿科技;持续加强与世界知名企业的合作,引入企业优质的实践实训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2、综合性实验平台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平台建设

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以九龙湖信息大楼实验室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性实验平台、学科级创新实践平台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平台。为满足“新工科”建设和信息工程专业技术发展要求,计划建设和更新相应的实验平台。拟建设的实验平台包括:人工智能(AI)实验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软件无线电(SDR)平台、数字信号处理平台等。




第二部分示范中心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示范中心基本情况

示范中心名称

信息与电子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南大学)

所在学校名称

东南大学

主管部门名称

教育部

示范中心门户网址

http://121.248.63.112/xxydz/index.html

示范中心详细地址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A206

邮政编码

211189

固定资产情况

建筑面积

2000

设备总值

2700万元

设备台数

1500

经费投入情况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

万元

所在学校年度经费投入

325万元

示范中心名称

信息与电子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南大学)

注:(1)表中所有名称都必须填写全称。(2)主管部门:所在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可查询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二、人才培养情况

(一)示范中心实验教学面向所在学校专业及学生情况

序号

面向的专业

学生人数

人时数

专业名称

年级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6

161

4836

2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7

169

7815

3

物联网工程

2016

21

585

4

物联网工程

2017

19

510

5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2015

22

22

6

信息工程

2017

308

40562

7

信息工程

2018

275

36025

注:面向的本校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

(二)实验教学资源情况

实验项目资源总数

486

年度开设实验项目数

486

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

19

实验教材总数

6

年度新增实验教材

1

注:(1)实验项目:有实验讲义和既往学生实验报告的实验项目。(2)实验教材:由中心固定人员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3)实验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学分的实验课程。

(三)学生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人数

109

学生发表论文数

28

学生获得专利数

20

注:(1)学生获奖:指导教师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获奖项目必须是相关项目的全国总决赛以上项目。(2)学生发表论文:必须是在正规出版物上发表,通讯作者或指导老师为中心固定人员。(3)学生获得专利:为已批准专利,中心固定人员为专利共同持有人。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情况

(一)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基于新工科理念下一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研究-以东南大学为例

苏高教会〔201938

孙伟锋/邓蕾

2019—2021

1.5

b

2.        

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学科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测试探索

高教司函〔201847

汤勇明

郑姚生、仲雪飞、赵宁

2018—2020

1

b

3.        

面向新工科建设的电工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构建

教高厅函〔201733

王志功

2018-2020

4

b

4.        

面向新工科专业知识体系的电子电气类在线开放课程群及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教高厅函〔201733

孟桥

2018-2020

4

b

5.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平台开发

教高司函〔201737

张圣清

2017-2019

10

a

6.        

卫星通信实验课程开发

教高司函〔201737

王闻今

史锋峰

2017-2019

0.5

b

7.        

微波技术与天线原理课程实验内容建设

教高司函〔201737

张慧

余旭涛、陈鹏

2017-2019

1

a

8.        

SDR实验室建设

教高司函〔201737

张圣清

2017-2019

25

a

注:(1)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管理部门下达的有正式文号的最小一级子课题名称。(2)文号:项目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文号。(3)负责人:必须是中心固定人员。(4)参加人员:所有参加人员,其中研究生、博士后名字后标注*,非本中心人员名字后标注#。(5)经费:指示范中心本年度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6)类别:分为a、b两类,a类课题指以示范中心为主的课题;b类课题指本示范中心协同其它单位研究的课题。

(二)承担科研任务及经费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文号

负责人

参加人员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1

高精度室内定位前沿技术研究

2016YFB0502202

张在琛

张在琛、余旭涛、吴亮

2016-07-01-2020-12-31

150

b

2.          3

大规模分布式相控阵组网与协作传输理论方法及试验验证

2018YFE0205902

尤肖虎

尤肖虎、杜永强、王捷、王向阳

2019-08-01-2023-07-31

328

b

3.          4

5G大规模天线信道模拟器研发与验证

2017ZX03001020-002

张念祖

张念祖,侯德彬,汤红军,田玲,陈继新,蒋政波,翟建锋,杨广琦,严蘋蘋,余超

2017/1/1-2019/12/31

1383.19

b

4.          5

基于微电子技术的糖尿病治疗神经调控方法研究

61874024

王志功

王志功、黄岩、邱山虎、周智君

2019-01-01-2022-12-31

63

b

5.          6

植入式神经信号再生与阻断微电子接口器件关键技术研究

61534003

王志功

王志功、吕晓迎、李文渊、夏扬、徐建、赵鑫泰、黎飞

2016-01-01-2020-12-31

354

b

6.          7

立体覆盖大规模阵列天线

2018YFB1801602

陈继新

陈继新、周健义、于志强、翟建锋

2019-07-01-2022-06-30

907

b

7.          8

超高速和高精度模数转换器设计技术研究

2018YFB2003302

苗澎

苗澎、王欢、田玲、李芹、王蓉、赵鑫泰

2019-07-01-2022-07-01

410

b

8.          9

毫米波多用户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理论方法研究

61671145

王海明

王海明、何世文、无奇

2017-01-01-2020-12-31

58

b

9.          10

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大规模分层贝叶斯推断理论方法

61761136016

王闻今

王闻今,高西奇,仲文,李潇,江彬,尤力等

2018/1/1-2020/12/31

162

b

10.       11

77GHz毫米波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2016YFB0101000

张慧

张慧、徐俊、余英瑞

2016-07-01-2019-06-30

70

b

11.       12

77GHz毫米波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2016YFB0101000

张慧

张慧,徐俊,余英瑞

2016.07-2019.06

70

b

12.       13

基于R15 5G核心网预商用设备研制与验证

2018zx03001015-005

赵新胜

赵新胜、陈常山

2018-01-01-2019-12-31

94.9

b

13.      

滤波器组多载波相干光无线通信研究

61571105

张在琛

张在琛,吴亮,党建等

2016/1/1-2019/12/31

71.4

b

14.      

面向军警民5G 终端大规模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BE2018704

王霄峻

王霄峻,王刚,陈晓曙,张在琛,余旭涛,陈国华

2018/7/19-2021/6/30

50

b

15.      

射电天文超宽带高时间频率分辨率数字后端技术研究

U1731120

孟桥

孟桥,陈从颜,黎飞,刘玮,周晨烨

2018/1/1-2020/12/31

48

b

16.      

紫外探测阵列读出电路与成像系统集成技术

6306000011

孙伟锋

孙伟锋,吴金,郑丽霞,徐申,钟锐

2016.07-2021.6

1125

b

17.      

基于高Q值射频阻抗合成器的自适应抗阻塞射频接收系统理

61871118

吴建辉

吴建辉,陈超,李红

2019.01-2022.12

63

b

18.      

移动式量子密钥制备和存储设备

7606008017

孙小菡

孙小菡,张在琛,樊鹤红,柏宁丰

2019.03-2022.06

130

b

19.      

基于MEMS技术的近地层梯度风测量仪器的基础、技术及装置

61727812

黄庆安

黄庆安,秦明,易真翔

2018.01-2022.12

564

b

20.      

面向低电压芯片设计的统计分布模型研究

61874152

时龙兴

时龙兴,宋慧滨,闫浩

2019.01-2022.12

63

b

注:此表填写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

(三)研究成果

1.专利情况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授权号

获准国别

完成人

类型

类别

1

一种ROF激光器的预失真电路及方法

201611083940.7

中国

范忱 王志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二人

2

共射结构晶体管的地墙去耦合连接结构

201611255233.1

中国

陈继新 周培根     严蘋蘋 侯德斌       洪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

一种基于吉布斯采样的超密集异构网络最优小区范围扩展偏置调整方法

201510882054.X

中国

潘志文 蒋慧琳       刘楠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4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协作定位方法

201510738895.3

中国

夏玮玮 朱亚萍     沈连丰 章跃跃     胡静 宋铁成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

基于双稳态反应的CRNs加法器设计方法

201610014193.5

中国

张川 钟志伟      戈璐璐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6

一种高带宽大规模MIMO信道模拟的方法与装置

201510791889.4

中国

张念祖 杨广琦    翟建锋 洪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7

一种量子通信中纠缠粒子对分布节点的位置分布方法

201611163869.3

中国

余旭涛 邹珍珍   张在琛 蔡瑞    周祥臻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8

一种基于指纹匹配的可见光通信场景中三维定位方法

201611252650.0

中国

夏玮玮 徐明          贾子彦 燕锋             沈连丰 章跃跃              朱亚萍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9

大规模天线系统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能效功率分配方法

201610074257.0

中国

蒋雁翔 张家典     郑福春 高西奇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10

矩形波导.梯形减高过渡.基片集成波导转换器及其组装方法

201510460725.3

中国

陈继新 王晔        洪伟 侯德彬        汤红军 严蘋蘋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11

一种有效低复杂度串行抵消列表极化码译码算法

201510907710.7

中国

张川 梁霄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12

一种空域图样分割多址接入方法

201610290491.7

中国

蒋雁翔 李鹏       郑福春 高西奇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13

一种软件定义移动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201610557130.4

中国

夏玮玮 章跃跃          燕锋 朱亚萍       沈连丰 宋铁成 胡静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14

一种低噪声高输出电阻的跨导放大器

201610447515.5

中国

李智群 王冲     李芹 王志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15

多级噪声整形数字Delta-Sigma调制器的外加扰动信号的添加方法

201611151550.9

中国

樊祥宁 廖一龙      史鹏鹏 王志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16

一种HetNet系统中DRX状态下的小区选择方法和装置

201510919420.4

中国

赵新胜 张丹昱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17

基于自适应增强型技术选择的无线网络组网方法和装置

201510917907.9

中国

赵新胜 孟小祥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18

基于GS方法的大规模MIMO检测方法及硬件架构

201610243953.X

中国

张川 吴至榛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19

移动通信网络中基于直推式置信机和假设检验的小区中断检测方法

201510474466.X

中国

潘志文 王纪娟    刘楠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20

无线网络能效谱效联合优化的功率分配方法

201510475281.0

中国

潘志文 聂阳宁        刘楠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21

超密集异构网络中基于用户连接与干扰管理联合优化的负载均衡方法

201510475339.1

中国

潘志文 王瑾           刘楠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22

大规模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基于用户距离的导频分配方法

201610299285.2

中国

朱鹏程 尤肖虎           万圣博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23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移动物体室内跟踪定位方法

201710001582.9

中国

夏玮玮 郭智明         沈连丰 贾子彦            燕锋 章跃跃             朱亚萍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24

一种采用双谐振相移单元的宽带反射阵天线

201510581818.1

中国

王海明 夏晓岳       余晨 无奇 洪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25

异构网多点协作能效谱效联合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法

201610302348.5

中国

潘志文 聂阳宁       刘楠 尤肖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26

一种大规模MIMO预编码方法

201610674353.9

中国

李正权 满勇强       燕锋 夏玮玮         沈连丰 王兵          胡静 宋铁成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27

基于MEMS传感器和VLC定位融合的单卡尔曼滤波导航装置和方法

201710505803.6

中国

华鲁驰、庄园、戚隆宁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28

基于MEMS传感器和VLC定位融合的双卡尔曼滤波导航装置和方法

201710505805.5

中国

华鲁驰、庄园、戚隆宁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29

一种基于新型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行人导航装置和方法

201610431107.0

中国

庄园、杨军、戚隆宁、李由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30

一种反激式电源CCMDCM模式的恒流控制系统

201710284613.6

中国

孙伟锋、沈为冬、王炜、王冲、徐申、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1

一种快关断绝缘体上硅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

201610570715.X

中国

孙伟锋、黄薛佺、张龙、祝靖、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2

用于消除回滞现象的逆导型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

201610576522.5

中国

孙伟锋、陈佳俊、张龙、祝靖、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3

一种DCM开关电源变换器控制死区时间的电路及其方法

201710245183.7

中国

孙伟锋、张玉浩、陆扬扬、祝靖、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4

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界面态的测试方法及5端口器件

201610972493.4

中国

孙伟锋、杨翰琪、薛颖、叶然、魏家行、刘斯扬、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5

一种增强型绝缘埋层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201610705225.6

中国

孙伟锋、魏家行、陈欣、李秀军、刘斯扬、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6

鳍式快恢复超结功率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201610363983.4

中国

孙伟锋、童鑫、杨卓、宋慧滨、祝靖、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7

一种LLC全桥变换器同步整流的数字优化

201710589939.X

中国

孙伟锋、夏熙、俞居正、朱俊杰、钱钦松、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8

一种P型埋层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201610704134.0

中国

孙伟锋、陈欣、魏家行、杨翰琪、任晓飞、刘斯扬、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39

一种厚膜SOI-LIGBT器件及其抗闩锁能力的提高方法

201610835934.6

中国

孙伟锋、李秀军、叶然、魏家行、杨翰琪、刘斯扬、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0

一种低导通电阻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201610614208.1

中国

孙伟锋、薛颖、叶然、陈欣、刘斯扬、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1

一种高速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201710580238.X

中国

孙伟锋、邵为建、郭小强、钟锐、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2

一种正电压供电下的高精度负压检测电路

201710351208.1

中国

孙伟锋、薛尚嵘、陆扬扬、陶思文、祝靖、陆生礼、时龙兴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3

一种基于轮询自匹配的网络监测方法及装置

201710055567.2

中国

孙小菡、张旋、陈斯、戈志群、朱敏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4

一种室内可见光OAM组播通信系统发射端

201710406460.8

中国

孙小菡、赵永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5

一种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工作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201710037514.8

中国

孙小菡、张劲、袁慧宇、赵兴群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6

智能插销模块及智能型健身系统

201610676892.6

中国

田倍通、郑姚生、侯国睿、赵正宁、汤勇明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47

基于双触控板的三维触控方法

201610674128.5

中国

张汉军、汤勇明、郑姚生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其他

48

一种25%占空比时钟信号产生电路

201610622753.5

中国

吴建辉、华超、陈超、黄成、李红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49

一种适用于异步SAR ADC的时序转换及数据锁存电路

201610695399.9

中国

吴建辉、杜媛、吴爱东、姚芹、李红、陈超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0

一种适用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后台校准电路及校准方法

201610317639.1

中国

吴建辉、孔路平、陈超、李红、黄成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1

一种分段延迟环模数转换器

201610422490.3

中国

吴建辉、徐力、孟楠、绉萌、钱文明、李红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2

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结构及其低功耗开关方法

201610724082.3

中国

吴建辉、黄俊、陈超、黄成,李红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3

消除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传输曲线断点的后台校准电路及方法

201610943059.3

中国

吴建辉、孔路平、李红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4

一种适用于高速模数转换器的低延时比较器

201610068639.2

中国

吴建辉、郭娜、陈超、黄成、张萌、李红、刘畅、傅娟、黄俊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5

一种多路径高压摆率环路运放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201711114417.0

中国

吴建辉、王鹏、孙杰、李红、包天罡、王甫锋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56

一种采用逐次比较算法校准RSSI电路中限幅放大器的直流失调的系统及方法

201610986521.8

中国

吴建辉、朱荣华、高谷刚、李红

发明专利

合作完成-第一人

注:(1)国内外同内容的专利不得重复统计。(2)专利:批准的发明专利,以证书为准。(3)完成人:所有完成人,排序以证书为准。(4)类型:其它等同于发明专利的成果,如新药、软件、标准、规范等,在类型栏中标明。(5)类别:分四种,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第一人、合作完成—第二人、合作完成—其它。如果成果全部由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完成的则为独立完成。如果成果由示范中心与其它单位合作完成,第一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一人;第二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第二人,第三及以后完成人是示范中心固定人员则为合作完成—其它。(以下类同)



2.发表论文、专著情况

序号

论文或专著名称

作者

刊物、出版社名称

卷、期

(或章节)、页

类型

类别

1

A 3-D Non-Stationary Wideband Geometry-Based Channel Model for MIMO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s in Tunnel Environments

Jiang, H;Zhang, ZC;Wu, L;Dang, J;Gui, G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 68, no. 7, pp. 6257-6271, 2019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2

Low-complexity beam-domain channel estimation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hybrid architecture massive MIMO systems

Chen, X;Zhang, ZC;Wu, L;Dang, J

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vol.2019 no. 1,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3

Investigation of a coherent optical wireless system for high speed indoor interconnection

Hu, JS;Zhang, ZC;Dang, J;Wu, L;Zhu, GH

PTICS COMMUNICATIONS

vol.438 p. 111-117,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4

Low complexity and high performance symbol detection scheme for uplink wide-banded cyclic prefixed filter bank multiple access system without analysis filtering

Dang, J;Qi, YH;Zhang, ZC;Wu, L

ELECTRONICS LETTERS

vol.55 no. 5,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5

Optic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Imple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Zhang, ZC;Dang, J;Wu, L;Wang, HB;Xia, J;Lei, W;Wang, JZ;You, XH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vol.68 no.1,p.471-482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6

Optimized Charge Pump and Nonlinear Phase Frequency Detector for a Ka-Band Phase-Locked Loop in 90-nm CMOS Process

Tang, L;Wang, ZG;Fan, TT;Liu, FE;Zhang, CC

IEIC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

vol. E102C no. 11,p.825-832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7

Design of A 1-V 3rd-order 1-bit sigma-Delta modulator with inverter-based static-dynamic hybrid structure amplifiers

Chen, X;Wang, ZG;Li, 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IGNAL PROCESSING

vol.101 no.2,p.351-361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8

A real-time, high-accuracy, hardware-based integrated parameter estimator for deep space navigation and planetary radio science experiments

Zhang, TY;Meng, Q;Ping, JS;Chen, CY;Jian, NC;Liu, W;Yao, SY;Yu, QT;Wang, MY;Li, WX;Wang, Z;Zhou, CY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30 no.1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9

A 280-325 GHz Frequency Multiplier Chain with 2.5 dBm Peak Output Power

Zhou,Peigen;Chen,Jixin;Yan,Pinpin;Chen,Zhe;Hou,Debin;Hong,Wei

Proceedings of the 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 Conference

2019-April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10

A Low Power, High Sensitivity SiGe HBT Static Frequency Divider up to 90 GHz for Millimeter-Wave Application

Zhou, PG;Chen, JX;Yan, PP;Hou, DB;Hong, W

CHINA COMMUNICATIONS

vol.16 no.2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11

Broadband Planar SIW Cavity-Backed Slot Antennas Aided by Unbalanced Shorting Vias

Wu, Q;Yin, JX;Yu, C;Wang, HM;Hong, W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vol.18 no.2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12

Concept, Theo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of 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Tang, WX;Zhang, HC;Ma, HF;Jiang, WX;Cui, T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vol.7 no.1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一人

13

A broadband planar acoustic metamaterial lens

Dong, HY;Wang, J;Song, GY;Tang, WX;Cheng, Q

PHYSICS LETTERS A

vol.383 no.16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三人

14

Microwave Metamaterials

Chen, TY;Tang, WX;Mu, J;Cui, TJ

ANNALEN DER PHYSIK

vol.531 no.8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15

Coverage Analysis of Inter-Ti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assive MIMO HetNet With Repulsion

Chen, CS;Zhao, XS;Yuan, JD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vol.23 no.2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16

Separate analysis of cell-edge and cell-centre user performance for irregular massive MIMO network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hen, CS;Zhao, XS

IET COMMUNICATIONS

vol.13 no.3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17

Generation of Bessel beams with 3D-printed lens

Gan, Y;Meng, HF;Chen, Y;Zhang, X;Dou, W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F AND MICROWAVE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18

Power Control via Stackelberg Game for Small-Cell Networks

Jiang, YX;Ge, H;Bennis, M;Zheng, FC;You, X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MOBILE COMPUTING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19

Energy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for MIMO-OFDM Based Downlink C-RAN System

Guo, RH;Zhu, PC;Li, JM;Wang, DM;You, XH

IEEE ACCESS

vol.7 p.17927-17934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0

Low Cost Paper-Based LC Wireless Humidity Sensors and Distance-Insensitive Readout System

Xie, Ming-Zhu; Wang, Li-Feng; Dong, Lei; Deng, Wen-Jun; Huang, Qing-An

IEEE SENSORS JOURNAL

Volume: 19, Issue: 12, pp: 4717-4725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1

Symmetric LC Circuit Configurations for Passive Wireless Multifunctional Sensors

Deng, Wen-Jun; Wang, Li-Feng; Dong, Lei; Huang, Qing-An

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Volume: 28, Issue: 3, pp: 344-350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2

Temperature Effects of a Ceramic MEMS Thermal Wind Sensor Based on a Temperature-Balanced Mode

Wang, Shang; Yi, Zhenxiang; Qin, Ming; Huang, Qing-An

IEEE SENSORS JOURNAL

Volume: 19, Issue: 17, pp: 7254-7260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3

Temperature Effect and Its Compensation of a Micromachined 2-D Anemometer

Gao, Shixuan; Yi, Zhenxiang; Ye, Yizhou; Qin, Ming; Huang, Qing-An

IEEE SENSORS JOURNAL

Volume: 19, Issue: 14, pp: 5454-5459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4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Fabrication of a 2-D Anemometer Based on a Temperature-Balanced Mode

Wang, Shang; Yi, Zhenxiang; Qin, Ming; Huang, Qing-An

IEEE SENSORS JOURNAL

Volume: 19, Issue: 13, pp: 4796-4803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5

Configuration of a Self-Heated Double Wheatstone Bridge for 2-D Wind Sensors

Gao, Shixuan; Yi, Zhenxiang; Ye, Yizhou; Qin, Ming; Huang, Qing-An

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Volume: 28, Issue: 1, pp: 125-130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6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witching noise for Super-junction MOSFET in full bridge converter system

Tong, Xin; Liu, Siyang; Zhao, Xuehui; Xu, Hao; Sun, Weifeng; Li, Shaohong; Wu, Jianhui; Zhang, Long; Yang, Zhuo; Zhu, Yuanzheng; Ye, Peng

SOLID-STATE ELECTRONICS

Volume: 161, AR: UNSP 107638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7

Mechanism and Novel Structure for di/dt Controllability in U-Shaped Channel Silicon-on-Insulator Lateral IGBTs

Zhang, Long; Zhu, Jing; Cao, Shilin; Ma, Jie; Li, Ankang; Wei, Jin; Lyu, Gang; Li, Shaohong; Li, Sheng; Wei, Jiaxing; Wu, Wangran; Sun, Weifeng; Chen, Kevin J.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Volume: 40, Issue: 10, pp: 1658-1661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8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face passivation of Ge n- and p-MOSFETs with various 2D materials

Wu, Wangran; Zheng, Zejie; Sun, Weifeng; Xu, Shun; Li, Junkang; Zhang, Rui; Zhao, Yi

APPLIED PHYSICS EXPRESS

Volume: 12, Issue: 10, AR:101001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29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on Degradations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or SiC Power MOSFETs Under Repetitive Avalanche Shocks

Wei, Jiaxing; Liu, Siyang; Li, Sheng; Fang, Jiong; Li, Ting; Sun, Weife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ume: 34, Issue: 3, pp: 2748-2757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30

Investigations on the Degradations of Double-Trench SiC Power MOSFETs Under Repetitive Avalanche Stress

Wei, Jiaxing; Liu, Siyang; Yang, Lanlan; Tang, Lizhi; Lou, Rongcheng; Li, Ting; Fang, Jiong; Li, Sheng; Zhang, Chi; Sun, Weifeng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Volume: 66, Issue: 1, pp: 546-552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31

Compact silicon-based TM-pass/TE-divide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using contra-directional grating couplers assisted by horizontal slot waveguide

Xu, Zhengying; Lyu, Tao; Sun, Xiaohan

OPTICS COMMUNICATIONS

Volume: 451, pp: 17-22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32

Dynamic 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Between Failure-Detecting Light Pulse and 2D Optical Encoder in Link Health Detection System for PON

Ge, Zhiqun; Chen, Si; Sun, Xiaohan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Volume: 37, Issue: 3, pp: 1063-1069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33

Transformation optics based all-dielectric polarization-dependent metamaterial realized by 3D printing and graphite filling

Duan, Weijia; Sun, Xiaohan

OPTIK

Volume: 186, pp: 253-258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34

Dither-based background calibration of capacitor mismatch and gain error in pipelined noise shaping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 ADCs

Wang, Peng; Sun, Jie; Wu, Jianhui

ELECTRONICS LETTERS

Volume: 55, Issue: 18, pp: 984-985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35

A digital-mixing-based method for timing skew estimation in time-interleaved ADCs

Li, Xin; Ding, Desheng; Yan, Chenggang; Wu, Jianhui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Volume: 91, pp: 46-52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36

A High Resolution Vernier Digital-to-Time Converter Implemented with 65 nm FPGA

Yan, Chenggang; Hu, Chen; Wu, Jianhui

APPLIED SCIENCES-BASEL

Volume: 9, Issue: 13, AR: 2705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其他

37

A low energy switching scheme for SAR ADC with MSB-splitting DAC structure

Wang, Fufeng; Wu, Jianhui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IGNAL PROCESSING

Volume: 100, Issue: 1, pp: 199-203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38

A Low-Power 0.6-V Quadrature VCO With a Coupling Current Reuse Technique

Ding, Xin; Wu, Jianhui; Chen, Chao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EXPRESS BRIEFS

Volume: 66, Issue: 2, pp: 202-206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39

A 12-bit 350 MS/s Single-Channel Pipeline ADC with 75 dB SFDR in 0.18 mu m. BiCMOS

Sun, Jie; Wu, Jianhui

JOURNA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COMPUTERS

Volume: 28, Issue: 3, AR: 1950044

国外刊物

合作完成-第二人

注:(1)论文、专著均限于教学研究、学术论文或专著,一般文献综述及一般教材不填报。请将有示范中心署名的论文、专著依次以国外刊物、国内重要刊物,外文专著、中文专著为序分别填报,并在类型栏中标明。单位为篇或册。(2)国外刊物:指在国外正式期刊发表的原始学术论文,国际会议一般论文集论文不予统计。(3)国内重要刊物: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 核心库来源期刊 (http://www.las.ac.cn), 同时可对国内发行的英文版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填报,但不得与中文版期刊同内容的论文重复。(4)外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5)中文专著: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6)作者:所有作者,以出版物排序为准。


















3.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改装情况

序号

仪器设

备名称

自制或

改装

开发的功能

和用途

(限100字以内)

研究成果

(限100字以内)

推广和应用的高校

1

语音处理实验教学平台

自制

能够进行语音信号采集、FFT、语谱图、基音周期分析、共振峰检测、清音/浊音检测实验等基本语音信号处理实验,还可以进行语音编码、声纹锁、语言识别、语种辨识实验、语音情感识别实验、声源定位实验等高级实验,平台为学生创新实践起着极大地辅助作用。

实验内容丰富,除了基本语音实验,还能开展诸如语音识别、语音情况分析等高级实验,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代码能够帮助学生教学创新实践。

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

2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平台

自制

能够进行通信系统中的电路基本功能,可完成锁相环频率调制、锁相环调频解调、乘积移相调频解调、大信号包络检波、同步检波与解调、吉尔伯特混频功能、双边带/标准调幅波调制与解调、锁相环实、调谐选频放大器实验。平台为学生在通信电路的基本原理实践起着极大的辅助作用。

实验内容丰富,除了基本通信电路实验,还能开展接收机、发射机构成通信系统,能够为学生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工作原理、教学创新实践起到促进作用。

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3

射频与微波系统实验教学平台

自制

能够进行完整的射频发射通道、接收通道及射频收发系统的互联实验,同时也能够单独针对单个模块进行实验操作。具体包括:基带信号发生器实验,调制器实验,上混频器实验,功率放大器实验,低噪声放大器实验,滤波器实验,本振信号源实验,下变频器实验,中频滤波器实验,发射链路级联实验,接收链路级联实验,射频收发系统实验。

实验内容丰富,除了基本射频与微波电路模块实验,还能做系统级联实验,模块采用简洁方便的操作接口,能够为学生加深理解射频与微波电路的部件特性以及系统的工作原理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

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

注:(1)自制: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2)改装:对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改装,赋予其新的功能和用途。(3)研究成果:用新研制或改装的仪器设备进行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列举1-2项。

图3-3-1 自制语音处理实验教学平台


图3-3-2 自制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平台


图3-3-3 自制射频与微波系统实验教学平台


4.其它成果情况

名称

数量

国内会议论文数

19

国际会议论文数

23

国内一般刊物发表论文数

10

省部委奖数

4

其它奖数

1

注:国内一般刊物:除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以外的其它国内刊物,只填报原始论文。

表3-4-1 省部委奖项4项

证书编号

奖种

获奖等级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G-2-2018182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适应现代微电子产业发展的本硕博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孙伟锋、汤勇明、仲雪飞、孙立涛、王志功、张在琛、凌明

东南大学

2019-132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宽频谱高能效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

张在琛,党建,吴亮,余旭涛,田开波,毕峰

东南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18-146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宽量程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黄庆安,秦明,陈蓓,易真翔,董自强,李伟华

东南大学

2018-1-3-D1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物联网低功耗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杨军、时龙兴、吴建辉、戚隆宁、刘昊、单伟伟、陈超

东南大学

2018-2-33-D1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高可靠性MEMS压力传感器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黄庆安、周再发、聂萌、李维平、黄见秋、黄标、刘海韵、李伟华、唐洁影、王磊

东南大学、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3-4-1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公示图


图3-4-2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证书


图3-4-3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证书



四、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工作性质

学位

备注

1.        

张在琛

1975.1

教授

中心主任

研究

博士

2.        

尤肖虎

1962.8

教授

研究

博士

3.        

王志功

1954.5

教授

研究

博士

4.        

时龙兴

1964.8

教授

研究

博士

5.        

孟桥

1965.3

教授

教学

博士

6.        

汤勇明

1973.5

研究员

研究

博士

7.        

沈连丰

1952.07

教授

研究

硕士

8.        

黄庆安

1963.1

教授

研究

博士

9.        

孙小菡

1955.6

教授

研究

博士

10.    

张晗

1978.3

教高工

管理

硕士

11.    

罗圣美

1971.9

教高工

教学

硕士

12.    

吴建辉

1966.1

教授

研究

博士

13.    

王捷

1963.11

教授

技术

博士

14.    

李文渊

1964.08

教授

教学

硕士

15.    

孙伟锋

1977.5

教授

研究

博士

16.    

张树林

1962.06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17.    

杨晓辉

1968.07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18.    

王霄峻

1975.11

副教授

研究

硕士

19.    

赵洪新

1971.04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20.    

陈继新

1976.12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21.    

钱煜明

1973.11

教授级高工

教学

博士

22.    

吴晓庆

1979.7

高工

教学

硕士

23.    

王蓉

1976.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24.    

夏玮玮

1975.10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25.    

严蘋蘋

1978.01

副教授

教学

硕士

26.    

苗澎

1972.9

副教授

研究

博士

27.    

王海明

1975.05

副教授

研究

硕士

28.    

张圣清

1971.09

讲师

教学

硕士

29.    

张志云

1960.11

工程师

教学

学士

30.    

史小红

1695.5

工程师

教学

硕士

31.    

孙庆庆

1971.10

工程师

教学

硕士

32.    

王学香

1972.9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33.    

戚隆宁

1979.5

讲师

教学

博士

34.    

张慧

1980.11

讲师

教学

硕士

35.    

杨丹

1979.3

工程师

教学

硕士

36.    

宋平

1978.11

工程师

技术

硕士

37.    

张念祖

1977.05

讲师

教学

硕士

38.    

赵鑫泰

1976.10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39.    

肖仁良

1969.01

讲师

教学

硕士

40.    

杨广琦

1973.03

讲师

技术

硕士

41.    

赵新胜

1963.10

研究员

教学

博士

42.    

汤文轩

1984.04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43.    

胡庆生

1964.05

教授

教学

博士

44.    

张毅峰

1963.04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45.    

孟洪福

1981.11

副教授

教学

博士

注:(1)固定人员:指经过核定的属于示范中心编制的人员。(2)示范中心职务:示范中心主任、副主任。(3)工作性质:教学、技术、管理、其它,从事研究工作的兼职管理人员其工作性质为研究。(4)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其它,一般以学位证书为准。“文革”前毕业的研究生统计为硕士,“文革”前毕业的本科生统计为学士。(5)备注:是否院士、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获得时间。

(二)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工作期限

1

2

注:(1)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和其他”两种类型。(2)工作期限:在示范中心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三)本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情况(2016年12月31日前没有成立的可以不填)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职称

职务

国别

工作单位

类型

参会次数

1

谈振辉

1944

教授

主任委员

中国

北京交通大学

外校专家

1

2

刘陈

1963

教授

委员

中国

南京邮电大学

外校专家

1

3

陆平

1971

教授

委员

中国

中兴通讯

企业专家

1

4

章国安

1964

教授

委员

中国

南通大学

外校专家

1

5

张朝柱

1970

教授

委员

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校专家

1

6

张在琛

1975

教授

委员

中国

东南大学

校内专家

1

7

仲雪飞

1975

副教授

委员

中国

东南大学

校内专家

1

8

王蓉

1976

副教授

委员

中国

东南大学

校内专家

1

注:(1)教学指导委员会类型包括校内专家、外校专家、企业专家和外籍专家。(2)职务:包括主任委员和委员两类。(3)参会次数:年度内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的次数。

五、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一)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心网址

http://121.248.63.112/xxydz/index.html

中心网址年度访问总量

87108人次

信息化资源总量

3000Mb

信息化资源年度更新量

952Mb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1

中心信息化工作联系人

姓名

张树林

移动电话

13301581700

电子邮箱

slzhang@seu.edu.cn

(二)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情况

1.参加示范中心联席会活动情况

所在示范中心联席会学科组名称

参加活动的人次数

10人次

2.承办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主席

参加人数

时间

类型

1

高校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

清华大学出版社、东南大学

220

2019.9.21-9.22

全国性

注:主办或协办由主管部门、一级学会或示范中心联席会批准的会议。请按全球性、区域性、双边性、全国性等排序,并在类型栏中标明。



3.参加大型会议情况

序号

大会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1.        

东南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实践

孟桥

《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专题研讨

2019.03.21

南京

2.        

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李文渊

高校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

2019.05.10

南京

3.        

从慕课到金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的体会与思考

孟桥

深化产教融合、共促创新创业、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加快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

2019.06.01

常州

4.        

电子信息类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

张在琛

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

2019.06.22

西安

5.        

国内外电子线路、电工电子领域的教学科研情况下电子线路教学研究

孟桥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教学与产业专家委员会年度会议

2019.07.29

青岛

6.        

电类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

基于电类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孟桥

张毅锋

第四届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

2019.07.31

青岛

7.        

以智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张在琛

智慧教育与金课建设研讨会

2019.08.15

贵阳

8.        

电类平台课程及相关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冯军

李文渊

2019华东地区高校电子线路教学研究会教学年会

2019.10.18

合肥

注:大会报告:指特邀报告。


4.承办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参赛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邀请赛

808支队伍

汤勇明

教授

20199—12

5

2

2019年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竞赛

5134

徐申

副教授

20196-10

10

3

东南大学第十三届PLD设计竞赛

102支队伍

汤勇明

教授

20199—11

5

4

东南大学第六届卓越大赛

275

孙威

讲师

201911—12

3

5

东南大学第十二届嵌入式系统设计邀请赛

160

徐申

副教授

20193—6

10

注:学科竞赛:按国家级、省级、校级设立排序。


5.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序号

活动开展时间

参加人数

活动报道网址

1

“东南大学-中兴通讯5G智能驾驶创新应用”大学生学术冬令营

200余人

https://radio.seu.edu.cn/2019/0125/c1589a262449/page.htm

2


6.接受进修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单位名称

起止时间

1

李升

副教授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9.3-2020.1

2

注:进修人员单位名称填写学校,起止时间以正式文件为准。

7.承办培训情况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人数

负责人

职称

起止时间

总经费(万元)

1

紫金山实验室开放日

200

张川

副教授

2019.4.1

0.5

2

芯原杯电子设计竞赛培训

50

张圣清

讲师

2019.11.10-12

0.3

注:培训项目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人数以签到表为准。



(三)安全工作情况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951人次

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伤亡人数(人)

未发生

注:安全责任事故以所在高校发布的安全责任事故通报文件为准。如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在其下方表格打钩。如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请说明伤亡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