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 1101303 学分-学时-实验:3 -36 -24)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类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原理及应用;加深学生对生物医学工程中各类使用微机系统的实践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设计和研究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⒈ 微机应用系统总论:介绍单片机的应用及发展
⒉ 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结构: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内部结构、存储空间配置。
⒊ 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指令系统及编程
⒋ 中断系统:熟悉了解单片机系统中断结构及中断控制
⒌ 定时器/计数器:了解熟悉定时器/计数器结构,掌握四种工作模式的应用
⒍ 串行口:了解熟悉串行口结构,掌握串行口的应用
⒎ 单片机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掌握系统三总线结构,掌握片外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I/O口等的扩展,掌握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的使用
⒏ 应用系统配置及接口技术:掌握人机通道(键盘,显示)、前向通道(传感器、小信号放大、A/D)、后向通道(D/A、功率开关)
⒐ 单片机在医疗电子设备中的应用:通过实例了解智能化电子医疗仪器的大体结构及设计,掌握实际系统设计的大体步骤。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1. 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及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实现方法的能力及习惯。
2. 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具备基于单片机开发系统平台开发智能化小型仪器的能力。
3. 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及自我拓展知识的能力。
四、建议学时分配
课 程 内 容
|
讲 课
|
习题课或课堂讨论
|
实 验
|
上 机
|
微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30
|
6
|
24
|
|
微机应用系统总论
|
0.5
|
|
|
|
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结构
|
3
|
1
|
|
|
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
|
2.5
|
|
2
|
|
中断系统
|
2
|
|
2
|
|
定时器/计数器
|
3
|
1
|
4
|
|
串行口
|
|
|
3
|
|
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
2.5
|
|
|
|
实例分析
|
0.5
|
|
|
|
单片机系统扩展
|
4
|
1
|
3
|
|
应用系统配置及接口技术
|
|
1
|
10
|
|
人机通道——键盘接口及处理程序
|
1.5
|
|
|
|
人机通道——显示接口及显示程序
|
1
|
|
|
|
显示+按键
|
0.5
|
|
|
|
前向通道
|
2
|
|
|
|
A/D
|
1
|
|
|
|
后向通道
|
2
|
|
|
|
D/A
|
1
|
|
|
|
实例分析
|
1
|
|
|
|
单片机在医疗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
2
|
2
|
|
|
五、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占10%
实验成绩占2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六、教材及参考书
1. 李朝青编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2. 何立民编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3. 何立民主编著。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