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周红,男,1966年10月生,江苏省如皋市人。1998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入选福建省第四批“百千万人才工程”,2006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8月调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现兼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1)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2)桥梁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3)桥梁抗震与加固改造;(4)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等。
主要学历与工作简历: 1. 1985.9∽1989.7:福州大学土建系工民建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2. 1989.8∽1991.8:江苏省电力建设公司任技术员,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厂土建施工; 3. 1991.8∽1994.1:福州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4. 1994.2∽1998.4: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学习,获桥梁工程博士学位; 5. 1998.5∽2000.12:福州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讲师; 6. 2000.10∽2001.12: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从事“既有桥梁损伤评估、复合材料性能等”方面的研究; 7. 2000.12∽2005.7:福州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8. 2005.7∽2009.7:福州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9. 2009.8∽现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团体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分会土木工程试验及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高级会员。 国内主要土木类刊物论文审稿人; 国际知名刊物如《Journal of Sounds and Vibration》 、《 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ASCE》等刊物论文审稿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土木工程学科”项目评审人。 商务部土木及机械工程项目国际招标评审专家; 教育部土木工程仪器设备招标评审专家。
科研项目获奖: 1. 2002年,“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2. 2004年,“泉州后渚大桥防撞岛模型试验与空间有限元分析”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3. 2005年,“泉州后渚大桥五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分析与监测”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4. 2007年,“工程结构实时模态测试和分析系统研究与开发”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5. 2008年,“福建省公路危桥病害分析与技术改造”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 1. 福建省节约型交通科技发展项目,“福厦漳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特殊桥梁拼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07.08∽2010.12,项目负责人)。 2. 福建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生命线工程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关键技术研究”( 2009.10∽2012.12,2009D054,项目负责人)。 3. 东南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强震下长大桥梁的动力灾变效应及其控制研究”(2010.6∽2012.5,3205001101,项目负责人)。 4.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结构群安全监测及应急保障物联网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2011.1∽2014.12,2011BAK02B03,子课题负责人)。 5. 福建省节约型交通科技发展项目,“福建省高速公路桥梁荷载模型和超限应急管理技术研究”(2011.08∽2013.7 ,项目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有限元模型确认的桥梁概率损伤识别方法研究(2012.01∽2015.12,51178101,项目负责人)。
科研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 SCI收录3篇、EI收录 24 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 ISTP收录11篇。
承担的教学工作: 1.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桥梁工程》及《桥梁抗震与抗风》 2. 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钢桥及钢与混凝土组合桥》 3. 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等桥梁动力分析》
|